「補水」與「鎖水」搞懂了嗎?

保養品真的從肌膚底層傳送了嗎?
妳真的把保養品中的活性成分往肌膚底層傳送了嗎?肌膚真的吸收了嗎?保養品”滲透”入肌膚了,那麼肌膚的活細胞層真的接收到這些活性成分了嗎?
保養品本身有效性的關鍵
以目前當紅的兩種保濕成分為例:玻尿酸(Hyaluronic acid)及神經醯胺(Ceramide),這兩者的保濕機制完全不同:玻尿酸為水溶性,像超級海棉吸收大量的水,扮演「吸水」的角色;神經醯胺則是角質層細胞中原有的脂質滋潤成分,負責築起防水屏障,防止水分散失,扮演「鎖水」的角色。
了解到玻連酸是吸水;神經醯胺是鎖水後,對於這二類的保養品的使用上,切記不要亂了順序喔!
干擾保養品吸收的常見原因
劑量:產品中有多少活性成分?與劑量是有相對關係的,太少或太多都可能會導不好的結果。
深度:活性成分是否能夠在皮膚中達到適當的深度以改善症狀?如果活性成分停留在皮膚表面或滲透得太深,與預期的目標處於不同的深度,效果當然不好。
型態:活性成分如何達到預期的細胞目標?它是否需要脂質體形式?奈米粒子?水包油乳液?油包水乳液?微乳?水醇?活性成分的型態對保養品功效當然也是至關重要。
清潔劑中的脂肪醇
潔劑分為三種基本配方:泡沫型、乳霜型、磨砂去角質型。泡沫清潔劑通常不會在皮膚上留下殘留物,但有些乳霜型和磨砂型清潔劑卻會留下某些類型的成分,例如十六烷醇或十六烷醇。在清潔劑中。這些成分通常是被設計在洗臉時留在皮膚上,提供保濕和平滑效。
當皮膚徹底清潔時,它像橡膠表面一樣乾淨清潔。如果洗完後皮膚感覺柔軟光滑,則表示有東西留在了臉上,這種類型的阻塞會影響活性成分的利用度。例如:抗衰老活性、抗炎和皮膚美白成分的效果都會降低。
殘留在臉上的彩妝
殘留在臉上的彩妝往往是阻礙活性成分吸收的最大障礙。當妳的彩妝顏料沉澱皮膚中的毛孔時,即使肉眼不明顯也不會完全脫落。
殘留在臉上的防曬產品,防曬產品有物理和化學防曬成分。物理防曬成分通常含有物理防曬劑二氧化鈦、氧化鋅,這類防曬霜相對前面難清洗一點點,但是產品的基礎架構還是水包油,用溫和的洗面乳也是可以清洗乾淨的,只是在清洗時,用洗面乳在面部輕輕按半分鐘到一分鐘,就可以基本清洗乾淨了。